32.48万人脱贫 我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

来源:广安新闻网
(原标题:32.48万人脱贫 我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)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,全面落实中央、省委各项决策部署,组织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、党员干部和社会各方力量,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,32.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,贫困地区焕发出了崭新面貌。

最美人间四月天,在邻水县梁板镇的油橄榄基地,技术人员与村民们正忙碌着给油橄榄松土、除草、栽植新苗。

广安市乐尔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人员 何若俊:油橄榄树当前的管护工作,主要是大面积除草,接着施肥,为了油橄榄树长的更好、更快,提早产果,提高产量。

脱贫攻坚过程中,梁板镇积极探索、因地制宜,引进了四季常青、树形美观的橄榄树,不仅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,也让这里成为一道独特的绿色生态风景线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。

邻水县梁板镇高龙村 8组村民 李族良:以前我们是在家里面务农,现在有了油橄榄这个产业,我们在经济上有了更大的提高,现在也归到了现钱,家家欢喜。

目前,梁板镇已栽植油橄榄4000余亩,带动产业园区周边2000余名群众持续稳定增收。

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。据统计,2016年以来,我市共建成部级、省级、市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48万亩,新(改)建现代经济作物产业基地73万亩、高标准农田196万亩,初具规模的龙安柚、蜜梨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、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。同时,我市坚持对外转移和就近就业相结合,实现10.4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;开发公益性岗位2.76万个。全市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631元增长到2020年的9791元,年均增幅34.8%,贫困群众“两不愁”质量水平明显提升。

为让脱贫攻坚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,我市还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。在武胜县鸣钟镇龙庙村,错落有致的房屋、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和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构建起一幅迷人画卷。说起村里近些年的喜人变化,村民龚中明打开了话匣子。

武胜县鸣钟镇龙庙村村民 龚中明:现在农村到处都是公路,普遍都是水泥路,还修了柏油路,走路脚都不沾泥,除了在田里做活路脚上有泥巴,其余都是干干净净。

以路为媒,以路兴业,以业增收,武胜县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与产业基地、旅游景区、园区有效衔接,同步实施旅游路、资源路、产业路,让不少回乡创业的村民尝到甜头。

武胜县鸣钟镇产业业主 唐小东:现在这条产业路已经在我们果园遍布成网了,我们的果子运输、工人成本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。

武胜县鸣钟镇村民 肖汉辉:路修好了之后,对我们老百姓出行很方便,购物也很方便,住在新村里面,老百姓住着都很舒服,很高兴。

据统计,2016年以来,我市共建成国省干线500余公里,新(改)建农村公路4000余公里,便民路3万余公里,新建山坪塘2951口,铺设配水管网2111公里。同时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,全市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13253套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856套,土坯房整治18566套,住上好房子,过上好日子已然成为村民们的真实写照。目前,我市已顺利实现32.48万贫困人口脱贫、820个贫困村退出、6个贫困县摘帽,较全省提前一年全面解决了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问题,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。


编辑:龙治伟 发布时间:2021-04-21
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